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邵可强
(资料图片)
年末降至,清账高峰。农民工兄弟能否顺利拿到工资回家过年,也牵动着法院工作人员的心。
1月13日,郑州中院举行全市法院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款发放仪式,现场为4案12名农民工兄弟代表发放案款306万元,与此同时,全市两级法院也组织了发放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款。
大河报·律媒团记者了解到,2023年1月7日起,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法院开展“保民生,促稳定”集中执行专项行动,截至发稿前,全市法院共执结案件1867件,拘传385人,拘留55人,罚款22人,移送拒执8人,发布悬赏公告341份,执行到位金额2.24亿元,发放执行款1.97亿元,其中,为563名农民工兄弟发放执行款3741.62万元。
【审判】2022年审结涉农民工工资案件8800件,结案率96.99%
在帮助农民工维权、提升审判质效方面,郑州全市法院数据亮眼。
2022年,郑州全市法院共受理民事一审、二审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共计9073件,审结8800件,结案率96.99%,其中依法适用简易程序7876件,适用小额诉讼5590件,案件平均审理天数36天,涉案标的额3.5389亿元。
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关系到保民生、稳就业。对此,郑州全市法院一方面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为当事人提供线上诉讼服务,一方面畅通立案渠道,全市法院均设立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此外,还借助两级法院14个“农民工维权咨询热线电话”,引导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做到正确诉讼、及时举证、少走弯路。
值得注意的是,全市法院针对涉农民工案件标的额不大、农民工流动性较强的特点,优先依法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平均审理天数少于普通民事案件4天。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借助已开通的14个“农民工维权咨询热线电话”,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进行答疑解惑;同时积极推行网上立案,及时审查受理拖欠薪资类案件,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应在第一时间登记立案。
此外,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对提出申请并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法院将依法尽快为其办理诉讼费用的缓、减、免手续,确保及时获得司法救济,行使诉讼权利;同时发挥互联网诉讼服务优势,加强线上线下服务对接,更好为农民工提供“零跑腿”“网上办”等服务。
【执行】2022年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到位金额1.53亿元
“全市法院执行部门以此次专项执行行动为契机,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用足用活各项强制措施,全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郑州中院副院长王志民在会上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2022年,郑州全市法院共受理涉农民工工资执行案件4760件,结案4466件,执结率93.82%。执行到位情况方面,申请执行标的额4.51亿元,实际执行到位金额1.53亿元,实际执行到位率33.92%。其中,司法救助13案20人,救助金额24.16万元。
在执行工作中,针对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和其他涉民生案件申请执行人希望快速拿到款项的迫切愿望,全市法院开设涉民生执行案件“绿色通道”,做到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执行款,做到主动保全、主动查控、主动协调,提高执行效率。
穷尽强制执行措施,通过“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强化线上和线下财产调查,拓宽财产查控渠道。发现可供执行财产的,立即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加大罚款、拘留、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出境、限制消费等执行措施运用力度,加大对规避、抗拒执行行为的惩戒力度,严厉打击欠薪犯罪。
同时开展集中执行行动,执行干警利用被执行人春节前返家的特殊时间,开展夜间搜查、凌晨突击行动,全力查找被执行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对有涉案财产需要处置的,立即启动评估拍卖程序,全面推行网络询价和网络司法拍卖,全力压缩财产评估和处置周期,压缩结案平均用时,尽快将案款执行到位。
除具有法定事由外,执行案款到账后15日内向申请人发放,及时兑付胜诉权益。坚持开展执行案款集中清理行动,对于延期发放事由消失后的执行案款应发尽发。
2023年,全市法院执行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防止农民工权益受到损害,认真倾听农民工群体诉求,重大案件由局领导包案、跟案到底,及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在排查执行案款发放情况方面,将已经执行到位的案款15日内发放,切实保障农民工和其他涉民生案件当事人及时、足额领取执行案款。记者从郑州中院获悉,该院将对执行案款发放情况进行监管、抽查,发现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和其他涉民生案件执行案款无正当理由不及时发放的,严肃处理。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王雷雨


































